時間:2012年3月23日(五)
地點:輔仁大學濟時樓九樓
9:00-9:30 |
報到 |
|||
9:30-9:40 |
開幕式【地點:國際會議廳】 |
|||
貴賓:曾凡慈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
主持人:魯貴顯 |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
|||
場地 |
國際會議廳 |
第一會議室 |
||
09:40 |
蠢蠢欲動的角色界線 主持人:廖瑞華 |
誰是下一個班傑明? 主持人:鍾秉融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企業社會責任與性傾向就業歧視:以台灣科技產業為例(廖儀娟) |
廖瑞華 |
高齡者不願意接受健檢?–臺灣高齡者生活體制初探(吳宇婕) |
鍾秉融 |
|
頂客族為什麼不生?家庭承諾、自我觀與生育意向之關係(吳安英) |
陳昱名 |
荷蘭社會住宅對台灣之啟發(黃佑琪) |
||
10:30-10:50 |
休息 |
|||
場地 |
國際會議廳 |
第一會議室 |
||
10:50 |
一沙一世界:科技監獄 主持人:曾凡慈 |
社會多元化,政策多角化 主持人:吳宗昇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越南網路發展歷程(梁潔茹) |
周雅淳 |
國族化或科學化的全控機構?左營國家訓練中心(徐珮瑄) |
蕭旭智 |
|
以監視理論看中國網路管制(蔡紀東) |
謝宏仁 |
新加坡器官移植有償化修法的政策論證分析(連家萱、陳昱名) |
吳宗昇 |
|
既微小又巨大─奈米化妝品利益與風險之社會世界分析(周宛錡) |
中國城市住宅產權革命與住房取得(徐春蘭) |
翁志遠 |
||
生也有牙:台灣牙科醫療領域的歷史變遷與專業爭議(蔡沛廷) |
曾凡慈 |
|||
12:15-13:30 |
中餐 |
|||
13:30 |
圓桌論壇【地點:國際會議廳】 研究生心中的俳句 主持人:黃有容 與談人:傅筠駿 黃俊傑 |
|||
14:30-15:00 |
休息 |
|||
場地 |
國際會議廳 |
第一會議室 |
||
15:00 |
階梯上的競爭 主持人:魯貴顯 |
「再次」論述 主持人:魏龍達 |
||
發表人 |
評論人 |
發表人 |
評論人 |
|
從文化資本的觀點探究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公平性(彭瑋瑤) |
石易平 |
從框架到知識社會學的視角轉變:以Halbwachs的記憶社會學進行初探(許靜文) |
魏龍達 |
|
以Q方法探討東南亞留學生來台求學誘因與經驗(莊志祥) |
無意識的精神分裂──從社會學想像做為社會學的基礎(李承勳) |
林子新 |
||
台灣社會工作學門知識論中的社會學意涵:以Foucault及現象學方法論1960年至1990年的社會工作學門知識文本(林雪非) |
||||
16:10-16:20 |
閉幕式【地點: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魯貴顯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