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教師專訪:石易平——社會調查師幕後推手
發布日期 : 2021-07-26


文/鍾錦慧 圖/石易平提供
 

「社會系可以很好混,當然也可以混得好。在混之餘,也要找到能燃燒人生熱情的所在。」

身為社會系的我們,常常低估自己,覺得自己很廢很無用,但你不是空皮囊你也不是被丟棄的炸蝦尾巴,你當然可以是主菜。
 
輔大社會系的石易平老師,除了是副教授,這兩年也擔任台灣社會學會副秘書長,更進一步接下了學會第一屆社會調查能力認證執行長的位置。之所以會願意加入社會調查師籌備小組,石老師說,是因為了解到社會系學生對所學沒有直接對應的職業常感到焦慮,覺得社會學無用、讀了廢系,有感於這種厭世觀常常讓社會系學生不知所措,於是希望調查師制度能減輕學生對未來的焦慮,並增進台灣社會對社會科學價值的認識。
 
「外界對社會系常有片面的誤解,我們在大眾的形象是模糊沒有價值感的」認知到理解上的缺乏,社會學會也開始推動制度的籌備,從早期社會學會理事長戴伯芬、到後來的理事長陳志柔及林國明老師,這個計畫歷經了長久的籌備期。
 
「當初是覺得如果我們這一輩不做,那會有誰要來做?所以為了讓這個生態變得更好,我們就是得承擔。」透過社會調查師和系上必修門檻學士論文的訓練,希望能讓同學們慢慢看到社會學知識的專業能力與價值所在。
 
於是,社會調查師制度便於今年夏天誕生了。石老師說,這個計畫最主要是為了社會系學生,也為了讓社會學的知識與專業訓練能力能讓社會大眾所看見。我們會分析、會做社會調查、焦點團體,也會訪談,希望可以慢慢擴散並建立起外界對社會學的認識。當然,這是需要長期去耕耘的,「我們也是以燃燒籌備小組,照亮全國社會系的心情在做這件事(笑)。」
 
關於調查師的質性認證,石老師也給予同學們一些建議:首先,要有屬於自己的實證研究作品,且經公開發表過,舉凡像是論文、課堂報告或是歷史研究等都可以是作品。然後填寫檢核表,檢核表上還必須附有合作系所指導老師的簽名,之所以這麼嚴格,是希望透過指導老師第一層的把關,確保作品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再來,同學們還要繳交相關田野證明,包括逐字稿、田野日誌等,審查委員會將會聯同這些研究資料,來判斷同學們的質性研究能力是否通過核可。有興趣的同學們可至社會學年會官網查詢質化與量化之認證標準。
 
石老師也補充,第一屆草創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例如有收到學生來信反映希望能將申請資格納入104年度以前的課程,同學的反映將會於日後一併傳達給下一屆的負責人,進而斟酌日後是否要將認證課程往前延伸。也因為今年是新制度的第一年,在許多細節上可能還是有無法涵蓋的狀況,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包涵,有建議都歡迎來信至社會調查師信箱:tsacsr@gmail.com。
 
距離社會調查師質化報名認證結束還有數天時間,也請同學們加緊腳步,把握認證機會!
 
上一頁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