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錦慧 圖/林書怡提供
總謙稱著自己不是個讀書的料,但卻把大學生活過得很精彩。我想,這就是書怡的本事吧。
在大學裡,除了課程、書本上能夠學習到知識外,透過她在大學的各式經驗,也能讓我們了解到,原來一個唸輔大社會系的學生,可以如此精彩而充實地探索生活。
應(49)屆畢業生林書怡說,當初之所以會進來讀社會系,純粹就是憑靠著父親的忠告:「你不知道要讀什麼的話,不如去社會系看看啊,應該在任何地方都派得上用場,學習領域很廣泛。」而進來之後,她也才發現到,原來社會學是如此奇妙的領域,能以相當多元的角度,反覆思考一件事物或是一個社會問題,而這也是她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全新感受。
「我覺得在這個所系上學習到的,都是全新的事物吧!好像踏入了一個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世界。」
書怡分享,輔大社會系彈性化的課程安排,也讓她有更多時間與彈性能夠充分探索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在大三時期,書怡參與了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夥伴中心舉辦的夥伴學習計畫,趁著暑假時,和一群同樣來自社科院的學生們,移居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貧民窟擔任國際志工,教導孩子課程,她不僅與當地小孩一同玩耍、教學,覺得自己其實也從當地人們身上獲益匪淺。
「一些像是我們平常想到會認為很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到了當地之後,才發現那其實是很浪費的。」書怡透露,原本她已規劃好要在勞作課時帶小朋友們用衛生紙做面具,但就在她體驗當地生活後,深深了解到這些物資對他們的重要性,於是在詢問當地人需求後,便將物資送給了他們。
在大三下學期,書怡也透過輔大社會系碩士班開設的「社會參與暨實作」課程,到社會企業—好食機實習。「其實我在這之前,從來不覺得唸社會系能對未來工作有實質助益,但就在我遇到那裡的老闆後,這個想法就被打破了。」她發現好食機經營主同樣出身於社會學專業,並且運用社會學視角,與在地廠商「合作」而非剝削的方式,希望讓在地的食農價值能被社會看見。
種種在大學的精采經歷,讓書怡期待在畢業後,也能以社會學專業從事相關的社會貢獻角色,哪怕對廣闊的世界而言,自己只是顆小螺絲釘。在實習的過程中,她也接觸到了不少專案,從場地設計、活動策展到課程舉辦,每一次的會議,每一次的企劃發想,都讓她得到不少收穫,而這樣的體驗,也為書怡的大學生活再添一層築夢踏實的色彩。
本身就有輔系西班牙系的書怡,充分使用了輔大多達百餘所大學交換的機會,大四時更是爭取到了去西班牙的大學交換學習機會。她透露,從剛升上大學時起,就有想要出國交換唸書的念頭了,一直到讀上了大四,才真的卯起來準備報名。而很幸運地,她也順利在今(2021)年出國交換唸書。在西班牙將近半年的生活,讓她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除了拓展自己的國際觀與跨文化適應力之外,她也試著用社會學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她觀察人們在疫情期間的互動、眼光和在台時候有何不同,觀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也學習一個人如何在異地生活。
書怡分享她的大學生活哲學:「大學四年以來,我沒有刻意去探索自己,但是會自己希望能做很多事情。我想學語言,我就去輔系;我想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就加入女籃。有時間,有機會之下,我就會盡量去做,所以探索這件事,就是機會來了,就去試看看,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在她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忱,真可以說是社會系學生中的生活冒險王,在社會學的彈性與敏銳中,不被社會框架侷限,勇敢嘗試新事物,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