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錦慧 圖/楊皓翔提供
今(2021)年於輔仁大學社會系(第49屆)畢業的楊皓翔,在多數人眼中應該就是個批判中總是有點偏激和瘋狂的存在。他在大學時期組團玩音樂,登上了不少音樂人夢寐以求的表演場地Legacy演出,而除了會彈吉他之外,他也是一個努力從社會學汲取思考能力的學生。
皓翔説: 「當初會進來社會系其實應該說是個意外,在電機系和社會系的二選一之下,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比較感興趣的社會系。」,雖然後來還是有輔修法律系,但是對他來說,那就好比是給當初沒有填上志願的自己一個交代,也在修習法律之後發現,果然,比起硬梆梆的法條,社會系的課程才是自己最喜歡也最想要的。
「我本身就很喜歡音樂,在聚會或是參與音樂場合就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朋友。」學生時期就熱愛音樂的楊皓翔說,他想透過玩樂團,把對社會的理想、不滿等等想法糅合在音樂裡表達出來。在大二的那年,因為加入了輔大社會系的系學會,才有這個機會與其他科系一起舉辦輔大社會科學院韻獎,也才認識了他系的朋友,甚至因緣際會組了個樂團。
「我記得那時候剛好他們(外系)也欠一個吉他手,然後就跑來找我要不要一起玩,那我就說好,然後才有了現在。」他熱衷於音樂,甚至畢業學士論文同樣也以音樂為主題,題目為「台灣獨立場域之秀異—獨立音樂裡的主流」。有感於獨立音樂已經正在轉向主流化,獨立這個概念與傳統定義上的意義已經不太一樣了,皓翔便以此為題材,試圖探究音樂人的想法。在音樂的世界裡,皓翔就像如魚得水似的重複著那些他很習慣卻又不會膩了的事情。他說,玩音樂不是能妥協的事情,「就像你們都聽說過藝術家脾氣,又龜毛又固執,就是幹到底。」因為專注於玩團和音樂,他們樂團也因此上了Legacy展演,這是皓翔從沒想過的事,他也為此感到開心。
「我覺得,商不商業化根本沒差,能寫出好歌就好了。」皓翔在他的學士論文研究中,察覺到每個音樂人對於獨立音樂和玩樂團的想像都是截然不同的。而對他來說,音樂自在人心,每個人心中本來就有不同的詮釋,在每個世代裡也都會有不一樣的搖滾方式。問到皓翔最近對哪些社會學議題感興趣,他回答道:「我最近在看商品、羅蘭巴特後現代與社會、新部落主義相關的書,未來專業也想從這些面向著手。」今年從輔大社會系畢業的皓翔,之後仍舊以社會學專業為目標,也已經考上了國立大學的社會學碩士班繼續深造。在音樂與藝術的創作上,他期待未來能以在桃園推廣藝文為目標,逐漸讓自己能夠站往腳步「靠藝術生存」,並期許日後的自己能夠將音樂藝術這個領域與所學社會學專業相結合,為台灣的文化創作增添更加本土多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