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Exclusive Interview
活動報導:健康還是經濟成長?疫情期間社會階層化與民眾態度之跨國比較
發布日期 : 2023-04-01
講者/村瀬洋一教授
文/賴亭禎
編輯/吳培煜
 
本學期的第一場專家學者演講,邀請到知名社會學者村瀬洋一教授。從日本東京遠道而來的他,不僅在立教大學社會學部任教,同時是重要的社會調查專家。在這次演講中,村瀬洋一教授以中英並行的方式,來介紹他於研究觀察與社會調查的初步結果,呈現出日本與臺灣的社會樣貌,以及疫情期間的日本人,面對防疫政策與經濟發展時的態度差異為何,並討論其中的不平等現象與可能發生的社會變遷。
 
由於日本與臺灣的地理位置相近,在歷史與文化上多有相互影響。村瀬洋一教授觀察兩國的特點,並比較兩者間的異同之處。日本的文化與社會氛圍,屬於集體主義,服膺於社會秩序,避免個人成為突兀、與群體不相容的存在;相對而言,臺灣的多元文化背景,讓社會對不同樣貌的人具有更高的包容性,也正因為如此,面對公共決策,臺灣會有許多種不同的聲音。
 
談及相似之處,日本和臺灣皆有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等過程。傳統價值觀方面,也都具備儒家思想和祖先崇拜等元素。而諸如公共教育及醫療保險等社會制度,同樣有類似設計。村瀬洋一教授向現場聽眾提問,日本和臺灣何者更容易生活?從不同面向切入,這個問題將會獲得不同的解答。
 
新冠疫情對全球社會造成衝擊,各國人心惶惶。常言道「健康是最重要的財富」,然而隨著疫情延燒,健康至上的理念也逐漸動搖。以日本為例,村瀬洋一教授希望了解現下的日本民眾面對防疫政策的想法。他形容日本社會是「因合作而自我克制」的,為了維護社會整體安全,大家會自我約束、盡力達成清零目標;可當疫情難以控制,人們的應對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日本社會逐漸出現一種聲音:比起難以維持的清零,更應該優先考慮同樣受打擊的經濟。
 
村瀬洋一教授於2022年開始發放問卷,向立教大學所在地――東京附近的民眾進行民意調查,作為對照,村瀬洋一教授選擇仙台市為另一個民調地點。根據統計結果,有效樣本數約2,700份左右,調查對象為來自這兩個都市、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部分日本人都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未受到太多改變,認為狀況比疫情前更糟的人則佔近三分之一。
 
健康或經濟孰輕孰重?村瀬洋一教授的研究結果顯示,兩個都市中的人,都是女性傾向於健康優先、男性傾向於經濟優先。這或許能表示,日本大部分家庭性別角色仍是男主外、女主內,故男性對經濟議題較為敏感。這種偏好模式的差異也值得未來繼續探討。
 
而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則傾向於健康優先。村瀬洋一教授認為這類人已具備一定程度的資本,較不受經濟風險影響。另外,不管性別、社經地位、收入、學歷或職業狀態為何,年齡都是最重要的變數――年紀越大的人,越傾向於健康優先,也可視為是世代差異。
 
這場跨越國界的文化與學術交流吸引了超過五十位師生到場聆聽,在系主任石易平老師的主持下,活動順利進行。到場老師包含社科院彭正浩院長、吳宗昇副院長、前國際長李阿乙教授,以及系上的戴伯芬老師、翁志遠老師、巫麗雪老師、張明宜老師等。
 
演講結束後,村瀬洋一教授一一回答現場聽眾的提問,現場氣氛熱絡。他也留下電子信箱,歡迎大家寄信給他,延續學術討論。在疫情仍未完全消退的現今,人民和政府間的合作或想法矛盾,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經由此次交流,相信聽眾也獲得不少啟發,希冀世界能發展得更好。


圖/輔大社會系提供
上一頁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