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張智傑
文/賴亭禎
編輯/吳培煜
在學術的世界裡,理論無疑是重要的;卻,理論也常被認為艱難、高深而難以貼近日常。理論要如何與實務結合,是廣受矚目的議題。本次專家演講邀請到現職於智紳數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同時也在台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擔任數位人文技術指導的張智傑老師。他將從社會人文的角度,分享GIS此項技術對於地方文化的意義及貢獻所在。
圖/輔大社會系提供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資訊系統)透過處理及整合空間資訊的技術,可將真實世界呈現到虛擬世界之中(例如資料庫或網站);甚至是進行分析,提供在地服務,協助使用者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廣為大眾所熟知的Google Map便是一例。
那麼,這樣的技術,究竟能如何為地方發展帶來幫助呢?張智傑老師提到,地方應自主獨立,「由下而上」發展,找回庶民記憶及歷史文化,以吸引人口回流,同時讓地方居民更加認識自己的居住地,進而提高認同感。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具備可線上協作、資料開放且能長期累積等特性的GIS,是最適合不過的工具。
現有的GIS應用平台包含國家文化記憶庫、地圖協作平台、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等,多以記錄歷史地圖資料為主。經由這些平台,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台灣樣貌。張智傑老師也邀請現場聽眾打開「三峽生活文化地圖」,一同穿越古今,查看時間橫跨逾百年的三峽行政區圖。即使未親身經歷那個年代,也未曾親自走到那條街上,聽眾們卻也能對三峽的歷史風貌有所了解。同是GIS應用實例之一,「步佈台灣數位走讀」中可查看數十個景點的照片、地圖及介紹資料,同時有語音導覽。使用者能在網路上完成「走讀」,引發「想到那裡看一看」的動機,達到地方創生之目的。
除此之外,GIS也被落實到現代生活中,例如「efood食物分享地圖」,該計畫旨在減少食物浪費,提供民眾線上查詢何處有愛心待用分享餐,以達到惜食目標。而全家推出的「友善食光地圖」也是類似案例。此外,還有「尋找輪椅無障礙空間 - Wheelmap」、「高齡友善服務地圖平台」等,都是利用GIS來提升生活便利程度的成果。
若要推行社區GIS,張智傑老師提出「收」、「存」、「取」、「用」等四個步驟,首先要「收」取地方DNA,進行田野調查、發掘地方故事及二手資料。老師強調「工具之外也要有Data」,資料才是地方記憶的主體,工具僅是協助傳承。「存」指的是將前面獲取的資料存於可見且可用的數位資料庫中,以便於將來再次「取」得。最後,社群即得以瀏覽各項資料,並進行應「用」,例如疊圖分析,或製作成文宣、電子書、有聲書、數位模型等,觸及更多受眾,讓非當地人也能了解當地。
人不見得總在家鄉生活,我們可能有大半時間在外漂泊。那麼過去的記憶又存在何方呢?在以前,地方研究或許得要仰賴政府的推廣,或是少數相關領域學者的努力;但隨著科技的進步,GIS提供了一個「乘載與重複時光」的可能性。經過初步了解與適應現有的平台使用方式後,一般民眾也能參與研究過程,不用耗費大量時間去學習特定技術,便可為自身所處的地方留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