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張慶玉
文/許鈺琦
編輯/吳培煜
人稱小玉老師的張慶玉老師,除了是在本系開設情緒社會學等課程的社會學老師之外,同時她還有另一個鮮為人知的身分—GCDF全職職涯發展師。本次講座便是邀請張慶玉老師,為即將踏入職場的畢業生,分享在撰寫履歷及面試的技巧;以及作為一名社會學畢業生,我們在求職面試上有何優勢。
圖/段品儀
慶玉老師在講座中一再強調「細節決勝負」。因為一份履歷,人資部門最多只會花九十秒來決定是否要進行下一輪的面試,而如何在有限時間吸引審查者的目光,在文件資料上的用心不容小覷。於此,慶玉老師提醒大家幾個在文件資料上須注意的小細節,包含:求職照不要放畢業照、檔名要有名字及應徵職位、語文能力直接寫明應試分數而不要用圖表表示等。
在自傳撰述與面試技巧上,慶玉老師則以經營一家餐廳為例,向同學提問:「如果你是一家餐廳,你會如何經營與推薦自己?」慶玉老師接著表示,這其實會包含五個部分:第一、整體來說,你的求職資料想給人什麼樣的感覺?第二、你的招牌菜色是甚麼?是社會學的獨特思考模式?那你要如何呈現這些能力?第三、你最推薦的餐點是甚麼?也就是你的執照、社團活動等加分項目。第四、跟你聊天,你可以分享甚麼經驗?慶玉老師表示,這便是社會學學生之優勢,因為社會學對思考能力的訓練,使我們可以講出很多跟別人「不一樣」的想法。惟須注意的是,面試時,我們要「講人話」,即是要將艱澀的理論轉化成簡單的言語。第五、說服面試官,我選擇你有甚麼好處?這個部分,慶玉老師表示,可以將學習經歷與該機構面臨之困境結合,說服面試官自己是可以為其創造營利,而非只是來學習的新人。
此外,慶玉老師亦回應了人文社會學科畢業生普遍焦慮了兩個問題:即社會學學生能做甚麼工作?以及AI時代來臨,會不會有更多工作被取代?第一個問題,慶玉老師認為,社會學最棒的是,它是研究「人」的學科,因此社會學的訓練使我們更容易理解,人們是如何產生這些想法、如何做決定與決策。至於職場的其他技術,可以之後補足,可是理解其他人的想法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至於第二個問題,慶玉老師則樂觀地道,AI時代的來臨,正是人文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的開始,尤其是社會學訓練的質疑態度與批判能力,使我們在假訊息橫行的時代,依然具備獨立思考,以及確認訊息正確性的能力。
最後,關於職業生涯,慶玉老師回想自己的人生。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的她於華航空服員任職了七年,於某次工作時,她看見一位先生對其外籍新娘非常不尊重。當下她十分難過,卻使她憶起自己在大學時期就很喜歡的性別議題,也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想念的不是莎士比亞而是社會學。慶玉老師最後說道,在討論生涯規劃時,很多畢業生會說,自己的人生沒有甚麼值得分享的經驗或想法,可人生本就是一條很長的線,現在與未來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是故,人生才剛要開始的你們不需要驚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