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陳㵾伃
文/許鈺琦
編輯/吳培煜
大學畢業,應該先工作?還是讀研究所?這個問題,無疑最能體現應屆畢業生此刻對於生涯規劃的迷茫。本次講座邀請到國際發展顧問公司Humanity Research Consultancy的專案經理──系友陳㵾伃,為這群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提供職涯與升學的建議,以及撰寫履歷和自傳的技巧。
圖/輔仁大學社會學系提供
在討論履歷前,㵾伃學姊表示,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涯感到迷茫是正常的,所以有時候知道自己「不想要」甚麼,比知道自己想要甚麼更重要,可以把求職網站上所有職位點開,將不喜歡和沒興趣的刪除。再問自己兩個問題:「做甚麼會給我成就感?」、「甚麼事會引起我的興趣?」學姊表示,當我們把問題從「你未來十年的人生規劃是甚麼?」這種大問題化成小問題時,會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麼。至於是否要應徵此職缺,學姊表示,可以將「公司要的」及「我有的」相互比對,若相似度達七、八成,就可以試著應徵。
「全世界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要發掘自己的戰場。」在分享履歷經驗上,㵾伃學姊再三強調,除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說服人資錄取你。於此,學姊提供一個技巧:列出自己三個特點,及三件想展現給未來主管看的事,但切記要舉例!想表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很好,需提出相關經驗,如:曾獲優秀學士論文獎、國科會補助等。如此,你的人設在面試官的眼中便不再空泛模糊,而是清晰立體。
在自傳撰寫上,學姊指出,不要在自傳中「過度」強調學習能力,因為公司聘人是為了增加營收。因此,若需提及學習力,則應該「改寫」為:「我的學習力很好,希望未來有機會參與公司的培訓計畫,幫助公司獲得什麼案子,或是增加哪些收益」。換言之,試著將個人特點與公司狀況結合,進而說服面試官自己並非只是一個來學習的新鮮人。
最後的QA環節,有同學提問,讀碩士後未來薪資是否能超越當時付出的成本?學姊表示,不可否認的是,碩士身分在升遷與薪資調漲上有優勢,但關鍵仍在於「你想要甚麼?」如果你想要的職位,並沒有追求碩士學位,就不一定要讀。但以個人經歷而言,由於㵾伃學姊的夢想就是研究難民政策、國際衝突,所以飛到可以接觸更多國際議題的倫敦讀研究所,便成為她職涯規劃的必經之路。而同學若不清楚是否該投入讀研究所的成本,或許可以先進入職場探索自己有哪些能力不足,之後再回來進修。
接著,王俊昇同學與學姊的一席對談,則為此問題提供另種看法。王同學表示,他讀碩士就只是想讀,至於未來薪資並沒有想太多,況且高齡化嚴峻,未來退休年齡可能是八十歲,那現在花兩年讀書也沒什麼不好,反正以後有六十年都得工作,而且他在哲學系還看到年紀比老師大的博士生。於此,學姊笑著分享,我以前也認為應該趕快脫離學生身分進入職場,但像她男友也是三十幾歲讀博,身旁親戚都對他這個年紀尚未脫離學生身分而訝異,可這在國外其實很正常。況且職場並不會有人管你是二十歲念完碩士,還是五十歲再回去讀書。
講座尾聲,也有學生說自己想先去打工換宿,㵾伃學姊表示鼓勵並言,學生其實也是職涯的一部分,因此同學無須被「學生」身分限制住。人生方長,有時換個環境去探索不同的事物,會更清楚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