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介紹TEACHER
專任教師

戴伯芬  教授

主要學術著作及研究成果

學術期刊論文

  • 戴伯芬(已接受),〈道德危機與自我調適:大專教師轉職的反身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 戴伯芬(2021),〈萬華弱勢者處遇―SARS、新冠疫情的差異〉,《婦言縱橫》,115:12-22。
  • 戴伯芬(2020),〈貧窮與移民的治理〉,《文化實踐與社會變遷》,3:11-54。
  • 戴伯芬(2019),〈有轉型無退場?―《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的批判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39-45。
  • 戴伯芬(2018),〈日本無家者的處遇――以名古屋熱田莊為例〉,《輔仁社會研究》,8:1-26。
  • 戴伯芬(2017),〈玉山計畫的性別影響評估〉,《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8:257-270。(THCI)
  • 戴伯芬(2017),〈高等教育の構造転換における再帰性――日本、韓国、台湾の比較〉,《東海社会学年会報》,9:57-68。
  • 戴伯芬(2015),〈臺灣高等教育擴張歷程中的教育權力精英分析〉,《臺灣社會學學刊》,58:47-93。(TSSCI)
  • 戴伯芬(2015),〈邊界危機與淨化儀式:SARS事件中失落社群的補遺〉,《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1:87-123。
  • 戴伯芬(2015),〈學用落差的論述分析與敘事-《聯合報》、《中國時報》與《蘋果日報》之比較〉,《傳播研究與實踐》,5(2):53-78。(TSSCI)
  • 戴伯芬(2014),〈底層勞動、消費貧窮與都市漫遊者-台北市街友田野記實〉,《臺灣社會學刊》,54:233-265。(TSSCI)
  • 戴伯芬(2014),〈患寡又患不均-評析臺灣教育資源的分配〉,《師友月刊》,559:15-20。
  • 戴伯芬(2013),〈勞權不彰、師道沈淪:臺灣高等教育教師評鑑制度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7):11-17。
  • Tai, Po-Fen (2013), “Gendering Social Polarization: Compari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Urban Studies, 6(50):1148-1164. (SSCI)
  • 戴伯芬(2012),〈學術工廠中的新工會主義:高教工會的經驗省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9:313-328。(TSSCI)
  • 戴伯芬、陳政亮(2012),〈評鑑、反評鑑-兩種評鑑「高教評鑑制度」結果比較〉,《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2:1-28。
  • 戴伯芬(2012),〈高教危機中的集體行動: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反思與實踐〉,《臺灣教育雙月刊》,677:2-9。
  • Tai, Po-Fen (2012), “Gender Matters in Social Polarization: Compari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Urban Studies, 10(1177):1-17.(SSCI)
  • 戴伯芬(2011),〈亞洲四小龍公民社會組織的國際化網絡初探〉,《城市學學刊》,2(1):1-30。
  • Tai, Po-Fen (2010), “Beyond Social polarization: A Test for Asian World Cities in Developmental St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4(3):746-761. (SSCI)
  • 戴伯芬(2007),〈臺北的都市化與現代化〉,《空間》,481:64-65。(主題式邀稿)
  • 戴伯芬 、康雅婷 (2007),〈聚落保存與發展-新竹舊港里的個案調查與初步規劃〉,《城市與設計學報》,18:205-232。
  • 戴伯芬 (2007),〈無法執法與有法放任: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制度論分析(1983-1998)〉,《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169-201。 (TSSCI)
  • Tai, Po-Fen (2006), “Social Polarization: Compari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Urban Studies, 43(10):1737-1756. (SSCI)
  • 戴伯芬(2005),〈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跨界對話〉,《台灣大學建築城鄉學報》,13:121-134。
  • 戴伯芬(2005),〈他者的都市文化地景建構-三種外籍勞工研究取徑下的地圖分析〉,《中外文學》,33(9):53-78。

專書/譯著/專書論文

  • 戴伯芬(2024),《末代女礦工:海山媒礦,與一位社會學家業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台北:春天。
  • 戴伯芬(2021),《學術這條路:大學崩壞危機下,教師的危機與轉職之路》。台北:大家。
  • Tai, Po-Fen (2017), Social Polarization: Compari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 Germany: Lambert. (978-620-2-07157-4)
  • 戴伯芬主編(2017),《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第二輯》。台北:大家。
  • Zachary M. Schrag,戴伯芬、蕭光志、楊道淵、申宇辰、李青、馮靜譯(2016),《倫理帝國主義: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與社會科學》。台北:五南。
  • 戴伯芬(2016),〈新都市:超越空間尺度的城市研究之開展〉,簡旭伸、王振寰編,《發展研究與當代臺灣社會》,頁123-150。台北:巨流。
  • 戴伯芬(2015),《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群學。
  • Tai, Po-Fen (2015), “Why the Asia crazy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Asia Pacific Higher Education. (pp.61-78)
  • 戴伯芬譯(2011),《規劃理論》。台北:巨流。
  • Tai, Po-Fen (2009),Social Polarization: Compari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In Ronan Paddison ed. Urban Studies: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 戴伯芬(2008),《發展型國家中世界城市的社會結構變遷:新加坡、香港、台北與首爾的比較分析》。台北:五南。
  • Tai, Po-Fen (2005),Social Polariz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Migration and Urban Labor Market.
  • 戴伯芬、蕭朝仁、曾依苓(2005),《澎湖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澎湖:澎湖縣文化局。

學術會議論文

  • 戴伯芬(2021),〈城市道德的邊界——萬華性產業地景分析〉。發表於2021年臺灣社會學年會。台北:東吳大學。
  • 戴伯芬(2019),〈衰退社會中的成長城市與成長社會中的衰退城市——日本與臺灣的比較分析〉。發表於2019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戴伯芬(2018),〈鐵道遺產聚落的考現——糖廍、華山與松菸文化園區的比較〉。發表於2018年台北考現學。台北:台北市文獻館。
  • Tai, Po-Fen (2018), “The aging city hypothesis: :Locating elderly people in Jap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ange of Regional Society and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Development Sociology. 中國吉林。
  • 戴伯芬(2018),〈高等教育變遷中的反身性—日本、南韓、臺灣的比較〉。發表於2018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台北:文化研究學會。
  • 戴伯芬(2017),〈高教縮編下的性別不平等—性別差異與不平等〉。發表於2017年臺灣社會學年會。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 戴伯芬(2016),〈高教縮編下的性別不平等的初探〉。發表於2016女學會年會。彰化:女學會
  • 戴伯芬(2014),〈大學誕生與衰亡誕生與衰亡—臺灣高等教育擴張的歷史分析〉。發表於2014年臺灣社會學年會。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 戴伯芬(2014),〈漫遊者與都市意象—以萬華遊民都市導覽為例之分析〉。發表於第六屆臺北學:臺北建城13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
  • 戴伯芬(2014),〈發現地景的權力〉。發表於第五屆人大社會與輔大社會學術交流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 戴伯芬(2014),〈從國家轉向市場之集體消費-臺北與香港生活機會差異的比較分析〉。發表於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 Tai, Po-Fen (2014), “The Collapse of University? Practices and reflections i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Union” paper presented at ISA2014 World Congress in Yokohama Taiwanese Sociology Forum. Yokohama, Japan.
  • 戴伯芬(2013),〈重訪東亞—國家、市場與市民社會的多方對話〉。發表於2013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成果計畫發表會。臺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 戴伯芬(2013),“Abject masculinity’ of homeless men in Taipei City”,發表於第四屆人大社會與輔大社會學術交流研討會。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 Tai, Po-Fen (2013), “Why the Asia crazy for publi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Asia Pacific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Partnership (APHERP). Hong Kong.
  • 戴伯芬(2012),〈老人友善環境:萬華區個案〉。paper presented at the 4th Yellow Sea Rim Education Program Conference: Sport, Health, and City. 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 戴伯芬(2011),〈國族建構中的公民製造:新加坡、香港與臺灣的比較研究〉,發表於20011年臺灣社會學年會。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 戴伯芬(2011),〈活力老化的友善環境—臺北萬華的個案經驗〉,發表於2011年臺北健康城市研討會。臺北:臺北市衛生局。
  • 戴伯芬(2011),〈臺灣的族群建構與肯認政治:歷次人口調查的族群類型分析〉,發表於2011人大社會與輔大社會學術交流研討會。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 戴伯芬(2010),〈超越殖民化與美國化?亞太市民社會網絡的初探〉,發表於第三屆城市學研究學術研討會。高雄:市立空中大學。
  • Tai, Po-Fen (2009),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bor Market: A Case Study for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paper presented at Comparing Urba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in Vietnam and Taiwan.
  • 戴伯芬(2008),〈殖民主義,合法性與國家建構:發展型國家中句界城市的比較研究〉,發表於「2008年全球化、文化、制度與經濟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
  • 戴伯芬(2007),〈從世界城市到全球化中的城市區域-兼論東亞發展型國家的都市比較研究之可能性〉,發表於2007年台灣社會學年會。
  • 戴伯芬(2007),〈尋找飛魚的原鄉—1998年蘭嶼達悟族初次的尋根之旅〉,發表於「跨界探索—發現新地理」理論沙龍暨田野工作坊。台北:師範大學地理系。
  • 戴伯芬(2007),〈超越社會極化?以發展型國家中的亞洲世界城市為例 〉,發表於「文化與社會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社會系。
  • 戴伯芬(2007),〈地域網絡化與資源動員:台北市大理街社區的個案分析〉,paper presented at Active citizens and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 cross-national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暨台北大學都市計畫所。
  • 王祥蓉、戴伯芬(2006),〈大學校門形式之研究—以師範體系之學校為例〉,發表於2006年景觀論壇/永續景觀論文集。新竹:中華大學。
  • 邱顯鈞、戴伯芬(2006),〈客家廟埕景觀變遷分析—以新竹義民廟(褒忠亭)為例〉,發表於2006年景觀論壇/永續景觀論文集。新竹:中華大學。
  • Tai, Po-Fen (2006), “Social Polarization in World Cities of Developmental States: An Exanimation for Singapore, Hong Kong, Taipei and Seoul.” paper presented at 2006 Global City Conference. 英國:希望大學。
  • 戴伯芬(2006),〈發展型國家中世界城市的社會結構變遷:新加坡、香港、台北與首爾的比較分析〉,發表於2006年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
  • Tai, Po-Fen(2006), “Social Polarization: A Comparison of Evidence among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Taipei” paper presented at 19th Pacific Reg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 戴伯芬 、邱乙韾、王麗婷(2005),〈校地的調整與再利用—以國民小學為例〉,發表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台灣科技大學。
  • 戴伯芬(2004),〈離散異己的都市意象與身份認同—台北中山北路菲籍勞工認知地圖的分析〉,發表於2004年聯合年會。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戴伯芬(2004),〈國際移民政策與社會極化—台北、香港與新加坡的比較〉,發表於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討會—「全球化與地方化」。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 戴伯芬、蕭朝仁、曾依苓(2004),〈離島生態旅遊之規劃—以澎湖湖西鄉為例〉,發表於「澎湖研究」第四屆學術研討會。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 戴伯芬(2004),〈聚落保存的論述與實踐〉,發表於2004生態暨文化地景研討會論文。新竹:中華大學。
  • 戴伯芬、李淑媚、張景莉(2004),〈跨越國界的文化地景—聖多福教堂週邊公共空間設計〉,發表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台北科技大學。
  • 戴伯芬、康雅婷(2004),〈漁村聚落的保存與發展—以新竹舊港里為例〉,發表於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台北科技大學。 

國科會計畫

  • 戴伯芬,「離散與聚居:海山礦災受害家庭與社群的復原比較研究」,2023年8月至2025年7月,NSTC112-2410-H-030-045-MY2。
  • 戴伯芬,「朝向『衰退城市』?—臺灣與日本的比較」,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MOST107-2410-H-030-038-MY3。
  • 戴伯芬,「高等教育縮編中的職涯轉換—性別差異與不平等」,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MOST104-2410-H-030-032-MY2。
  • 戴伯芬,「『重訪東亞:國家、市場與市民社會的多方對話』專書寫作計畫」,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NSC102-2410-H-030-042-MY2。
  • 戴伯芬,「權貴化或受壓迫?臺灣中產階級變遷的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NSC101-2410-H-030-050。
  • 戴伯芬、林秀姿,「流移的共同體與離散化子民:東亞世界城市的比較研究」,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NSC99-2410-H-020-064-MY2。
  • 戴伯芬 ,「再造國家:東亞世界城市之都市治理」,2008年8月 至 2010年7月,NSC97-2410-H-030-013-MY2。
  • 戴伯芬 ,「性別化社會極化:發展型國家世界城市的比較分析」,2007年8月 至 2008年7月,NSC-96-2412-H-030-004。
  • 戴伯芬,「發展型國家中全球城市的空間極化:台北.香港.新加坡.漢城的比較研究」 至 2007年7月,95-2415-H-030-008。
  • 戴伯芬,「客家聚落的地景保存與再開發—以頭份鎮山下里為例」,2005年7月 至 2006年8月,NSC 94-2415-H-216-003。

其他計畫

  • 戴伯芬,「尋礦•人—新北市土城海山祖田坑礦工口述歷史計畫」,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專案USR),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
  • 戴伯芬、鄭川如,「教師限期升等制度研究」,教育部,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
  • 戴伯芬、王驥懋,「大學評鑑2.0計畫—大學自治與社會責任取向的資訊化」,教育部高教司,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
  • 戴伯芬,「性別越域:面對貧窮化、高齡化、原子化社會的挑戰」,教育部,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
  • 林季平、戴伯芬,「社會發展政策統計與調查資料庫規劃第3期計畫—社會參與子計畫」,行政院研考會,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
  • 戴伯芬、翁志遠,「臺北市友善生養環境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
  • 戴伯芬,「輔仁大學性別專案研究計畫」,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
  • 戴伯芬 ,「臺北市萬華區健康城市計畫」,2008年4月 至 2008年12月。
  • 戴伯芬,「河岸、市街、常民生活—艋舺歷史街道營造計畫」,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6年5月 至 2007年2月。
  • 戴伯芬、李惠貞,「清水巖祖師廟生活圈營造計畫」,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6年5月 至 2006年10月。
  • 戴伯芬,「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三級古蹟經營管理與維護計畫」,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管理委員會,2006年4月 至 2007年2月。
  • 戴伯芬、曾思綺,「文化人與消費者的對話—台北市委外經營文化設施調查研究」,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許派祟、戴伯芬,「千秋店屋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案」,台北市文化局,2005年11月 至 2006年10月。

其他

聯絡資訊

大學部
研究所
242062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羅耀拉大樓SL353室、SL312室